失业保险金额是怎么算的?
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失业金领取金额=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X失业金每月发放标准。
1、失业保险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最长可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2、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满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18个月;
3、累计缴费时间满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24个月。
累计缴费时间一年以上,不满两年的。可以领取三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两年以上,不满三年的。可以领取六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三年以上,不满四年的。可以领取九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
希望以上相关的解答能够帮助对您的疑惑有所帮助,谢谢。
失业保险怎么算的?
失业保险金的计算方法:
缴满一年领一个月,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最多领12个月。缴满5年不足10年的最多领18个月。累计缴满10年,最多领24个月。
失业保险的注意事项:《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计算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数额,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缴费基数,即明确缴费的范围。如企业所得税的基数是企业所得额。失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一般为工资,单位为工资总额,个人为本人工资。二是费率,即缴费义务人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比例。定率征收失业保险费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一直***用的做法,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失业人数怎么计算?
失业率%=失业人数/(在业人数+失业人数)%
在美国,失业率每月第一个周五公布。在台湾,则于每月23日由台湾地区行政机构主计处公布。失业数据的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大多数资料都经过季节性调整。失业率被视为落后指标。
通过该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而它又是每个月最先发表的经济数据,所以失业率指标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上的明珠",它是市场上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如何解读该指标?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利于货币升值;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若将失业率配以同期的通胀指标来分析,则可知当时经济发展是否过热,会否构成加息的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经济的发展。
1、失业率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为直接计算法,就是登记的失业人数除以总劳动人数后得到失业率。
2、失业率的第二种计算方法要通过菲利普斯曲线来计算,因为失业率和通胀率存在反比关系,所以可以通过通胀率,用百分之百减去通胀率,便可得到失业率。
失业人数:在规定调查时间内,凡达到劳动年龄、又有劳动能力,而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工作,并正在为取得收入寻求工作的人,以及暂时或不定期被解雇而无工资收入的人。
失业人数是反映一国的失业情况、变动趋势及计算失业率的依据。通过该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
失业金额怎么计算?
1、失业保险金标准的计算
失业人员第1个月至第12个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根据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年限确定;第13个月至第24个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其第1个月至第12个月领取标准的80%。
失业保险金标准应当低于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高于本市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的计算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其失业前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年限(扣除已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缴纳失业保险费年限)计算。
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不满2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为2个月;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年限每增加1年,期限增加2个月。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不满5年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5年不满10年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