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
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基数为全部职工工资总额。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五条、《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实践中,社会保险机构认定的工资总额,是全部职工缴费工资总额,对其中个人缴费工资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进行了调整,即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第六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意思是:参保单位为参保人缴纳工伤保险所依据的缴费基数,具体为参保单位职工工资总额。
其中,该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全体职工,劳动报酬的总和。目前,我国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在0.5%到2%之间,用人单位需根据职业类型选择缴纳。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工伤保险是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实用性法定的医疗救治以及必要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3957是什么意思?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3957是指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其在本段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工资总额,以每月3957元为基数,按照法定缴费比例缴纳工伤保险金的依据。
这意味着,以3957为基数,单位每月应缴纳的工伤保险金金额,由单位实际发生的工资总额和本段时期内单位的缴费比例来决定。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怎么填?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填写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执行的,具体的填写方法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规定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填写工伤保险缴费基数:
1. 了解相关规定:先了解本地区或国家对于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规定,包括缴费基数的计算方法、最低和最高缴费基数限制等。这些信息可以从当地劳动部门、社会保险机构等渠道获取。
2. 计算个人收入:根据个人实际收入(如工资、奖金、津贴等),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如工资条、收入证明等)计算出个人的应作为工伤保险缴费基数的收入。
3. 检查缴费基数限制:了解本地区或国家对缴费基数的限制要求,确保填写的缴费基数在允许范围内。例如,有些地区规定缴费基数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不得高于一定比例的平均工资。
4. 填写缴费基数:根据规定,在相关的申报表格或系统中填写个人的工伤保险缴费基数。通常,这些申报表格或系统会要求填写具体的收入金额。
5. 审核和缴费:填写完成后,确保填写的缴费基数准确无误。向所属单位或社会保险机构提交相关材料,并按照规定时间和方式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填写程序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国家而异,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劳动部门、社会保险机构或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和具体的操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