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起,新农合开启交费通道,或再次上涨,你还想交吗?
新农合,早已不叫新农合,五年前国家将过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经过优化后,统一称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所谓的保险与合作医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过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的是家庭账户,缴费叫基金。还有,当年缴费,当年没用完,可以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只是不能抵扣第二年的缴费。而医疗保险,不再是基金,是带有一种风险式的性质,当年缴费会进行统筹,有病受益,无病不能使用,而且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不可结转下年,这就是风险。
再过两三个月,2023年的医保缴费又要开始了,由于医疗保险缴费在逐年上涨,人们心有余悸,心生疑问明年会不会上涨,目前缴费标准还没有出台,我们不能胡乱猜想,但是心里要有准备涨价。随着物价上涨,费用增大,估计个人缴费不会下降,上涨也有可能。
不过,为了大家的健康,为了医疗有保障,不要因曀废食怕涨价,该缴的还是要缴,只有这样,才能解除我们的后顾之忧。
我跟你说个事吧,本人没有职工医保,19年我住院,医院问我有没有农合,如果有只需交3000住院费就行了,住院期间没有人让补交费用。出院的时候直接让我走了,说过几天再来结算。我过了一星期后去结算的,住院期间花费16000,让我补交5000块(是大概数,百位数十位数忘记了),相当于报销50%,因为是第一次住院,不懂合作医疗怎么用,后来听别人说从参保地医院办理转院去省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大,但是我是自己直接去的省级医院。
就是说如果没有合作医疗,那么我要多花费8000块钱。
但是啊,如果身体有第三方责任的,合作医疗是不管的,就是说你被人打了,或者被车撞了,合作医疗不报销。
合作医疗交不交费,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体吧,现在住院费很贵的。
当然得交。农民基本上不会上其他的保险,如果得了大病不报销根本看不起。所以,即使上调在自己承受能力以内的,还是会交的。
自己是农村出来了,所以比较了解。以前农民生病基本不愿去检查,大病看不起,小病自己吃点药就没事儿了。所以,查出大病的基本都是晚期。最后也不治了,一是治不了,二是治疗费用太高。自从有了新农合,很多人的心态就不一样了。得了大病还可以积极治疗,因为国家会给报销一大部分。所以,保险一定是要交的,是对自己以后的一个保障。
不能说想交,只能说会交,年年涨,一家五六口的就得一千多块钱,但是又不能为了省这一千多块钱而不交,在很多农村人身上城乡合作医疗可能是唯一的保险了,现在这年头意外和明天不知道那个先到,所以还是必须得交
我记得刚开始交新农合的时候,那时候在我们山东老家,是每人每年只需要交十元钱,但是那时候是以家庭户为单位给你交费的,也就是说你这一户必须都得交。
后来慢慢地就开始上涨了,30元,50元,100元……去年我们老家是分了两个档次的,一档的是320元,二档的是450元。
我公公婆婆,大姑姐还有我奶奶,他们都是有慢***的,所以他们都是选择二档缴费,这样在住院或者拿药的时候能报销得多一点。这样算下来的话,四个人要交费近2000元,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了。
新疆这边一般都是九月份或者十月份才开始交费的,去年的交费金额是290元,估计今年可能也会上涨,差不多每年会上涨30到50元吧。
尽管每年都在上涨,但是每年都得交费呀。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保意外和医疗的保险,用不到那当然是最好的,就等于是买个平安了。万一用到的话,能报销一点医药费,也减轻了自己的经济负担。
而且居民的医疗保险,相比较于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和灵活就业的医疗保险,还是比较经济划算一点的。城镇职工和灵活就业的医疗保险,差不多每个月的交费就得300元左右,一年下来要3000多呢。
我觉得每年拿出二三百元来买这个医疗保险,还是有必要的,也就等于是每天一块钱,花钱买个平安吧!
要不然如果没有其他的医疗保险,也没有商业医疗保险的话,万一有点小意外,那医药费得不到报销,要自己承担的话,可能还是会有经济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