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是荣誉,是待遇还是教学权威?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是荣誉,是待遇还是教学权威?答案:如果按照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的程序来不掺水,不掺***,实事求是的话,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如果里边儿掺了水、掺了***。那只能是荣誉。既不是教学权威,也不是教学多么优秀。是忽悠人的,糊弄人的。目前来看,糊弄人的成分是比较多的。
我们学校就有一个正高级教师。本来他准备退休了。上课很少了。也是打酱油了。就上了一个班的语文课。结果学校就来了一个正高级职称名额。别人都不够格,就他够格,他荣誉证书多,又是一个副校长。加上没有停课,还上着课。运气好,一下子就成了正高级职称了,他的教学质量是倒数。根本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就这一个例子就说明,正高级教师基本上就是荣誉。得到更高的工资而已,其他没有用处。
却影响了其他教师的积极性。因为感觉正高级教师就是混日子混来的,或者找关系找来的,或者用***证书换来的。搞得大家心情非常的糟糕,加剧了不平等。所以接下来正高级教师的评聘应当再严格一点儿。按照规矩来。千万不要让领导加入到正高级时,教师的都只有普通的一线教师才能够晋升正高级教师。要不然还会影响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的。
今年,中小学增加了正高级的名额,现在一所百余人的学校,就核定了四五个名额,够条件的就有机会了。这是好事,实质上是提高了教师待遇。
正高级意味着工资收入增加,也是一种荣誉,是普通老师的最高职称,那种自豪感是有的。至于是不是教学权威则不一定,但教学能力突出的老师,会占优势的。
职称评定,历来是综合性的评比。正高级也是一样。首先是基础条件要满足,这是门槛,比如,你一直在一线教学,从来没有脱离过课堂教学。你得获得过一次省级以上荣誉,省级骨干、省级先进等都行。然后,就要比较各种证书、论文、著作了。
证书是经历和荣誉的证明。证书分好几种,荣誉类、科研类、活动类等等。自然是等级越高越好。你是省级,人家是国家级,高下立判。
必须承认的是,只有工作成绩突出的老师,才能取得更高的荣誉。只有扎扎实实工作的老师,才能把科研做得真实有效。
而且,很多方面都是教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比如省级骨干,都要从县级、市级逐步上来的。
我们今年评上高级的几个教师,都是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老师。其中一名小学教师,就是一名普通老师,曾被评为长白山名师,完全靠自己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还有一位少数民族教师,主编了民族学校的部分教材,基本上是众望所归。
应该说,目前正高级的评选,是公平公正公开的,那些入围的老师,大家都熟悉,而且最后需要省里审批。
至于以后评选权力下放到学校,那是另一回事了。
作为老师,如果把评上正高级作为一个事业上的目标,应该值得肯定。有理想才有动力。
正高级是荣誉、待遇,也是能力的标志。
要回答这个问题,只要把所问倒着排列就是答案。
首先是中小学正高级应当为教学权威。其次是有相应的待遇。最后才是一种荣誉。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的内涵解释,用权威性,待遇性和荣誉性来解释,就是标准答案。
国家在教育上之所以设立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目的就是激励教师创造条件向着这个方向奋斗,进而使教师尽快掌握应该掌握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种技术岗位标准的设立完全没有问题。既可以使中老年教师努力奋斗而达成,也可以使青年教师脱颖而获得。常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在教师队伍中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中小学教师中使行正高级完全是个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好事。然而好事能否真正办好,这又是一回事了。因为现实中的正高级职称评选,夹杂着很多人为因素,职称评审不公开,致使极个别不具备正高标准的混进了进来。并引起应具备条件的教师极大不满。认为沒人沒钱沒关系,再努力也评不上正高级教师,反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这个好事办到了砸锅的地步,难堪不难堪?
现在官场上反腐反贪,产品上打击***,都为百姓称道,大快人心。然而教育部门在正高职评上却沒见过打***的案例。例如材料的作***是谁办的?指标是从哪个渠道得到的?是谁保护着致使***材料一路过关?所有材料在当地公开没有?如果能办几个弄***成真的案例,处理一些插手操办的人,一定会使教师振奋,还职评一个公道。
公正公开地评定中小学正高职称,一定会使获得者在当地树起一面业务权威的旗帜,并能营造一个干不好就评不了正高的氛围。到那时正高教师的权威性也真正有了,待遇高大家也沒意见了,有荣誉大家也认可了。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