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普通老百姓买了商业保险之后都会觉得上当了呢?
理赔医生每年都会理赔很多重疾,理赔金额都不低,医疗险、小意外险更不必说了,每月都好多。理赔款到账以后,能感受出投保人的那种由衷的感激之情。
保险就是一个工具,如同螺丝刀或者老虎钳一样,很多人并不了解保险的规则,要拿着钳子去拧螺丝必定是事倍功半,到头来说一句“保险都是骗人的!”
拒赔案例,我每天都会在自己的科普大群里面讲,原因最重要的~要么违反如实告知,要么对疾病不懂病历主诉书写有问题。保险的专业性非常强,涉及法学医学精算等专业度极高的学科,没有人会在所有领域都精通。规则都不懂的情况下,有***也是正常现象。每个险种都不是万能的,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其实能解决大多数人的主要问题就很好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多投保人在理赔以后都会小心翼翼的跟我说“这事你别跟别人说了,尤其是我身边的朋友”,所以每年保险行业1万多亿的理赔款,多数人其实是不愿意透露的。而并不多的拒赔案例,通过自媒体等途径非常容易快速传播开来。
“理赔是理所应当,而拒赔那一定是保司骗人。”这种观点符合普通常人的思维逻辑。
当然,代理人队伍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对产品夸大其词、故意隐瞒告知内容,诱导+误导销售现象也是很大一个原因。目前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群加入保险行业,已经让保险队伍有了很大的提升,以后专业度不够的必定会慢慢淘汰。
商业保险对于普通老百姓心中就是欺骗行为。保险条款含糊,摸棱两可,似是而非。出售保险人素质参差不齐,解读释义夸大保险好处,忽悠被保险人,特别售卖险种人是根据业绩提成,也就卖瓜人说瓜甜。
商业保险的赔付(出险),保险公司唯利,解释权归保险公司,投保人趋于弱势,所理解的条款并非一回事。当初售卖人为了做一单,夸大其实,隐瞒病情,一旦出险,保险公司肯定拒赔。
因为,因为,因为保险合同厚厚的,里面都是文字游戏和文字陷阱,目的都是骗走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而不用赔,比如合同里写“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患肝癌、胃癌、肺癌、肠癌等等可获100万赔偿……”结果被保险人患了鼻咽癌,去找保险公司要100万,保险公司人员指着合同说:合同上没有写鼻咽癌,不能赔!那“等等”两个字指的是它们前面列出来的那几种癌症,不是指所有的癌症……结果,结果,结果***见,被保险人输了,一分钱不赔,还挨承担诉讼费先。保险公司律师还真抓住“等等”这两个字的含义,打赢了官司。所以,等什么时候商业保险公司良心发现,保险合同不再印那么厚,不再在合同里玩文字游戏,真真正正为老百姓着想,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等等”这两个字包含所有的时候,老百姓才会认可商业保险,接受商业保险。
第一,没有买到合适的保险,商业保险有多重,有先给钱后看病,也有先掏钱后报销的,不同的保险保的内容不一样,很多老百姓以为买了保险就全部保。
第二,销售误导,保险代理人素质不齐,他们没有工资,只有销售提成,为了出单夸大保险内容,让客户受骗。
很简单,没有按需分配呗
都是亲情单、关系单、被推销的面子单,有多少是自己真正了解了自己的需求又了解了合同规定后才投保的?
真到了要用到保单的时候才发现被忽悠了、买错了
按需分配、找专业的人分析一下自己的需求和合同规定,才是买保险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