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社保基数?
能决定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等待遇水平高低的缴费工资就叫社保基数。
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险缴费标准的简称,也叫缴费基数。
2014年以后,所有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执行统一的生活保险制度。
缴费基数的高低预示着社保待遇的高低,它们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教师的社保基数即缴费基数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龄工资和绩效工资以及国家规范之后的津补贴。也就是教师个人的应发工资或者是总工资。
教师的社保项目有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大病救助保险,共计是“六险二金”。
个人缴费比例占总工资的27.47%,国家给予补贴的部分占社保基数的38.94%。也就是讲,个人缴纳27.47元/月,单位就会给予38.94元/月的补贴。那么,个人的社保基数越高,单位给予的补贴也就会很高很高。
所以说,要想让自己的养老金等待遇非常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提高社保基数。下面是我2017年~2018年度的社保基数:
再看看2018年~2019年的缴费基数即社保基数:
从上面两个图中可以看出社保基数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的变化。是不是很大呢?
这就是社保基数。怎样才能提高社保待遇?你明白了吗?
结语:社保基数的决定性作用真的是很大呀!
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有的企业可能考虑到企业社保成本,不一定会按照上一年度月平均额缴纳,比如按照下线,也就是当地最低基数缴纳,也有可能。
社保基数全称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缴纳社保的重要依据。
社保基数如何确定?
根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个人社保缴费基数是按照本人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
个人社保基数也有上限和下限的规定,每个地方的上限和下限都不尽相同。上限定为上一年度该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数平均数的300%,超过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社保基数,下限定为上一年度该地区在岗职工工资算数平均数的60%,低于60%的将以上一年在岗职工工资算数平均数的60%作为社保基数。
其中,新进本单位的人员以职工本人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社保基数。
而参保单位的社保缴费基数以本单位上一年度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的月缴费基数。
在同一缴费年度社保缴费基数确定之后不能变更,每年的2月至5月是申报下一结算年度社会保缴费险基数的时间。
社保基数有什么用?
社保缴费基数是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计算依据。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后,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
养老金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是社保基数的8%,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比例为社保基数的2%,所以缴费基数越高,个人帐户储存额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医疗费用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
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瞒报、漏报、少报缴费基数,将直接降低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水平。
码字不易,麻烦动动手指点个赞鼓励下,更多理财干货和财商知识,关注我,一起交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