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三个。
第一阶段:探索、建立新制度(1984~2005年)。
1984年湖北沙市等地陆续试点退休费统筹,在一定范围内均衡了企业间的退休费负担,支持了退休金发放,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资金不足与企业间负担差异悬殊的问题。
1989年海南省、深圳市试点,探索储存基金保险制(个人账户制)与现收现付统筹制(共济账户制)相结合。海南省设定个人账户为18%,共济账户为6%;深圳市设定的个人账户为22%,共济账户为8%。
第二阶段:扩大覆盖面与提高养老金待遇(2005~2013年)。
从2005年起至2013年,***的养老保险改革显现出两个维度,一是新一届***确立的扩面与提待,另一是前任***所确立的既定改革路径,但明显第一个维度成为这一阶段***养老保险改革的主导。
2005年将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006年研究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阶段:攻坚与克难(2014年至今)。
2014年以后我国养老保险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整合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企业养老保险中央调剂金制度。2018年6月,***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明确从2018年7月1日起按照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的3%建立中央调剂金。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立场包括?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的基本立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遵循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保险制度,体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的共同责任。
2、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坚持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前提下,全面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3、遵循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实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将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同企业和个人履行缴费义务联系起来。
4、遵循广覆盖原则,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向各类城镇企业覆盖,向各类城镇劳动者覆盖。
5、遵循管理服务社会化原则,将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从企业分离实行社会化,建立政事分开的养老保险管理机制,实行收支两条线,退休人员的管理逐步走向社会化。
6、遵循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原则,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
7、遵循法制化原则,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的各项法律制度,规范养老保险的运行和管理。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后养老金会比改革前低吗?
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后,养老金当然不会比改革前低的。我国的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份开始建立社保制度,也就是并轨制。改革前退休人员称为老人,实行老人老办法计算养老金。而改革后建立十年的过渡期,即从2014年10月1日到2024年9月30日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称为中人,改革前已经参加工作的年限作为视同交费年限,除了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外,还计发过渡期养老金,确保养老金待遇不会降低,甚至还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