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保险从哪年开始?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从2003年开始的。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
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从2003年正式实施的,当时每年只人均一年上交10元的保险费用,已经有18个年头了。新农合保费,在近几年来快速地提升上涨,从10元,涨至20元、50元、100元,至2021年涨至280元,已经上涨了28倍。
2022年度新农合收费标准又一次加速提升,一下子从2021年的基础上,上涨40元,与2003年相比,已经上涨了32倍。
为什么医保不能全国联网?
第一,统筹层次低,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大部分地方都是实行的地市级统筹,也就是说在一个地市级所辖的区县,基本上是实现了联网的。凡是实现联网的地方,医保卡可以在全市市级本级和所有的区县通用,包括到定点的药店买药,到定点的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都可以凭社保卡缴纳门诊费用或是支付医疗费用中的自费部分,可以凭社保卡到医院进行实时结算医疗费用,不用自己先垫钱再回参保地报销。
第二,省级统筹是全国实现联网的基础。
医疗保险要实现全国联网,必须要建立在省级统筹联网的基础上,但是这一步迟迟没有迈出,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一个省的范围内,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像广东这样的发达地区,珠三角地区和其他地区额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江苏省苏南和苏北的差距也非常大,四川省除了成都以外,其他的地市州经济差距更是无法比较。在经济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保护主义,认识差距也比较大。省级统筹后,可能落后地区感觉负担比较重,而发达地区感觉自己吃亏,从而给省级统筹增加一定的难度。
第三,医疗保险实现全国联网指日可待。
目前对于省级之间,城市之间实现全国联网,已经逐步进行一系列试点措施。一是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试点范围逐步扩大。我国的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始于海南省,然后逐步向全国展开,目前实现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城市逐渐增加,已经覆盖了大部分的地级城市;二是逐步开展门诊费用的联网试点。比如以前已经实现门诊费用联网的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等,在试点地区,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备案,就可以凭社保卡在联网地区的定点药店和联网的医疗机构,在门诊看病和买药。在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和门诊联网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省级联网就会水到渠成,从而实现全国联网
医保不是不能全国联网,只是时机不成熟,暂时不可以的事情。全国联网是一个较大、较复杂、较有难度的系统工程,不是说办就能办的,有一个系统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件和硬件问题,随着***部门办事效率的提升,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方便百姓生活,医保全国联网肯定是服务百姓的有力保障之一,学会等待,一定会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