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是什么?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事业编制有联系吗?如果有,有何联系?
- 公务员25年,现调至国有企业,10年后退休,养老金怎么计算?
- 请问:在市、区交社保退休有何区别?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是什么?
***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 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
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因此,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从制度上根本解决了差别,没有任何区别。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事业编制有联系吗?如果有,有何联系?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的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企业人员实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依然是双轨制运行。虽然一直有机关事业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运行的消息,也有改革措施,但目前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企业人员养老金发放,和机关事业人员相比,依然有差距。
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目前明确规定,只有在编人员,才可以享受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正式职工中的“非在编人员”,要按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缴纳社保费用,享受企业养老保险人保障。“非在编人员”依然是正式职工,只是因为超编调动、超职数配备造成的无编可用,或者因机构改革造成的政策性超编,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数据录入过程中,必须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单位职工是否在编,在编人员正常录入,享受机关事业养老,不在编人员要求按企业养老录入。还有市县招录的项目人员、政策性安置人员等暂时未使用编制的人员,也要求按企业养老保险执行。为了公平公正,避免产生矛盾,各地社保部门都***取了各种各样合理合法的措施,以解决这一矛盾,避免因养老保险制度产生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待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这种现象和问题,自然而然解决。
真宁腔调,贴心提示:评论刷得太快,来不及全部回复,若有问询,请私信。
文章看点:1、在编人员执行的是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非在编人员执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包括超编、超职数人员,以及暂未使用编制的项目人员;
2、非在编人员养老问题各地都会***取措施合理解决。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是全额财政人员所交保险,有事业正式编制的人员才交,财政拔款,未并轨以前的机关保险只收个人部分,统筹部分记帐未做实,退休后仍从财政领退休金,并轨后就一样了,只是全额的多交的职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
公务员25年,现调至国有企业,10年后退休,养老金怎么计算?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
按月领取: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 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注意: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请问:在市、区交社保退休有何区别?
从功能上来说,市级和区级一般没区别;
从服务范围来说,市级范围可能更大些,包括服务网点等,但要注意,有很多城市的社保不包含个别区县,这个要在社保服务中心问清楚;
从金额上来说,缴费基数不同,因为二者统计口径不同,成都市社保是以全市为统计面,区社保是以区为统计面 所以缴费额页不同 这会影响到退休以后退休金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