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国营农场农民基础养老金是多少?
辽宁省国营农场农民基础养老金根据国家规定确保农民同煤矿工人享受同等待遇,具体金额暂时还没有公布。根据以往的政策规定,农民基础养老金会根据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个人账户累积额等因素进行计算,并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发放。
农民养老金的具体金额会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具体数额需要根据相关政策的调整来确定。
85元
辽宁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85元,省级以上财政平均补助80%,市县两级财政平均补助20%,其中市级财政至少承担一半;对缴费15年以上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各市***承担。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
国营农场养老保险怎么转社保?
带上你的***以及工作证明去当地的社保部门办理;养老保险也是可以异地转移的,要求到所在社保部门提交相关的资料,社保部门开具社保转移的证明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办理转移之前,应当先确认退休地。办理农保转社保的时间应当是办理退休手续之前,向办理退休地的社保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后,才能办理转移和衔接手续。
国营农场的农民,退休之后有退休金吗?
准确的讲国营农场的农民是属于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他们和农民有很大的差别,农民的工作时间可以自主安排,但从前国营农场的农民则要象其它企业的工人一样遵守农场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国营农场的职工退休后,和其它企业退休工人一样享受养老金以及其它退休待遇,国营农场改制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不清楚,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广大的国营农场职工为我们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你的说法错误,国营农场的职工不是农民,他们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他们除了工资没有一粒粮食是自己的,退休当然有养老金,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是理所当然的产业工人。
国营农场的农民都有退休金,退休前也有工资,他们和城市企业工人的退休待遇基本相同。其实,这些农场的农民就是农场职工,而且,子女到了成年都可以成为农场职工。生活在国营农场的农民养老是有保障的。
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就是国营农场,那里各村的男性农民到60岁退休时工龄都很长,一般在42年以上,退休金每月都在4000左右。女的50岁退休,工龄都在30年以上,退休金都在3000元左右。和唐海县相邻的原丰南县各个村子的农民就没有退休金,只有每月一百多元的老年生活补助。相比之下,国营农场的农民太幸福了。
不过,全民参保是大趋势。今后,只要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农民,不论是国营农场的还是其它乡镇的,都会同样享受养老金待遇。农民老有所养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经济年代叫国营农场,改革开放后,国企改革吗,拿去“国营”两个字,称叫国有,因为农场土地是国家所有。我是国营农场技术人员,现在退休十余年,享受着每月四千多元的退休工资。我一直自称是半个农民,半个知识分子。中国的农民是伟大的!沒有农民的经历,不知道农民的酸甜苦辣。
我1952年出生苏北农村。虽父亲军人出身(1955还享受过军衔制),因母亲是农民,青少年代随母亲于农村老家生活的。
我于1***5年初人民公社党委批准的***正式党员,那时担任***集体所有制最底层的生产队干部。同年因工作积极,政治表现好,成工农兵大学生其中一个,读了两年农业专业(大专学历),毕业后仍回故乡工作(属于社来社去,农业户口性质未变,也是改变命运的最大障碍)。我于江苏省涟水县农业局系统(农技员归农业局管理)工作八年,因农业户口,始终拿很低的工资,而且不能定性为国家干部(那年代凡中专生都统一分配,定为国家干部身份)。身份低微,处处受排挤。于1985年以人才引进到国营江苏省东辛农场工作(农场叫农工,不叫农民,成人后年龄符合,报批作劳动力,就成为中国的农业工人。当时享受全民所有制性质,所以有正式退休制度)。***的技术活,于农场技术部门,但属实农工,只能变通叫“以工代干”,一干几十年。因国营农场内部仍执行农业户口制度,虽然其他与农民不一样的,户口本始终如一。1990年,农场内部凡大专生以上,有城市户口的统一转为国家干部身份。本人只是农场户口本,还是没转成,成终身憾事。
至于退休后,退休的双轨制,企业与事业单位不一样的。我农大同学都于地方工作,退休时都事业单位性质。如今同为高级职称的退休工资上万,已成几倍差别。国营农场的事,有其特殊性,江苏省农垦正厅级,当年黑龙江省农垦可能副省级,现新疆农垦仍然是正省级编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