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怎么回事?
计发月数是养老金计算中重要的数据,但这个是统一的,只是根据当时人退休年龄而对应相应的计发月数而已***设当事人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为139000元、退休年龄为60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则个人账户养老金=139000/139=1000元/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基本养老金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是多少?
个人账户余额=个人账户存储额,它是你缴费以来个人缴费【所说的8%】+银行利息的累计数。你缴费时间越长缴费基数越大你的个人账户余额也越多。他的作用:1、你达到退休年龄时,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计发月数【他是计算退休金的一项男60岁为139个月,女50岁为195个月】2、参保人如因出国定居、死亡、不足15年等需返还个人账户的,它就是你的返还金额。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养老金账户总月数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计发月数指的是养老金待遇***发放的月数,目前我国60岁、55岁和50岁退休职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分别为139个月、170个月和195个月。
确定计发月数是为了核定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以及保障基金精算平衡,并不是计发月数发完后就不能领取养老金了。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退休时计算养老金,根据退休年龄不同,对应的计发月数不同,计发月数由***院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规则是: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就越小。
***设个人账户上的钱都一样,由于退休年龄越大,对应的计发月数越小(举例:50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95;55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70;60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那么计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养老金计发月数怎么来的?
计发月数按退休年龄分别规定为:45岁216月、50岁195月、55岁170月、60岁139月、65岁101月),即:若个人账户存储额相同,退休时年龄大的,这部分的养老金就多。
指数
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前年的当地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加起来求平均。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上面求得那个值乘以退休时的当地月平均工资。
比如:2000年当地月平均为1000,2001年你月交纳基数为2000,那么那一年的指数是2。如果你一直这么交,每年的指数都是2,最后退休的时候,平均指数也是2。那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2*退休时当地月平均工资。
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国家有一个统计,人的平均寿命(男女不同)。
比如:男的平均寿命80岁,退休年龄为60岁,那么通常一个男的退休要领20*12=240个月的退休金,个人账户的钱就要按240个月领完来计算每个月发多少。但是个人账户还是有利息的,所以根据每年的利息,还有240个月的长度,会得到一个计发月数,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就是每个月可以从个人账户领取的钱,保证你240个月领空。